首页

绿奴论坛

时间:2025-05-29 09:24:28 作者:辽宁大连重启邮轮航季 “爱达·地中海”号首航大连港 浏览量:91422

  中新网南京8月30日电 题:首发经济在南京:“打卡晒照”背后的消费迭代

  作者 张玮 张文耀

  在南京看一场原创演出,要在朋友圈晒几波照片?这让“00后”游客王婷婷颇感“为难”:一票难求的演出当然可以发一个“九宫格”,但网红餐厅里的特色美食、向往已久的动物园、博物馆里的独家展览、小众文创商品店里的原创产品……这些没尝过、没见过、充满新鲜感的体验,也都是在朋友圈足以大晒特晒的绝佳内容,怕是“九宫格”也不够放。

  自带时尚感、新潮感和稀缺属性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新品牌、新产品,对于喜爱“打卡晒照”的年轻消费者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近年来,以首店、首创、首秀、首演、首展、首赛为核心的首发经济,也正成为国内积极推进的经济发展新动力。

  29日,在南京举行的2024中国(南京)首发经济发展大会暨“首创金陵”主理人品牌推介会,展示了这座文旅消费名城的首发经济发展版图。

  以江宁织造博物馆为舞台的沉浸体验项目《大梦·红楼》,以江南园林为背景的实景演出项目《金陵·王府往事》、以秦淮河为脉络的经典游船路线……极富南京地域文化特色的文旅项目,成为年轻消费者喜爱在社交媒体上打卡和分享的消费体验。

商旅文体展演全面融合创新,放大了城市品牌。(资料图)泱波 摄

  商旅文体展演全面融合创新,放大了城市品牌,成为城市消费流量的新端口。据高力国际集团在大会现场发布的《2024首发经济创新指数白皮书》数据显示,南京演出吸引的异地观众占比达80%,高居全国城市前列,2023年南京演出市场带动的旅游消费超20亿元。

今夏最热门的奥运元素,成为南京商业街区吸引各年龄层客流的“金招牌”。(资料图)泱波 摄

  “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南京都市圈中心商圈……致力于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南京市,计划到2035年在全市范围规划五级商圈,通过特色化、差异化的丰富场景,引入特色商家,满足全市、都市圈的消费需求。

  在南京新街口德基广场,配有透声LED电影屏的电影院、金陵图数字艺术展等文旅科技融合的消费体验,让购物中心变成了“游乐场”。

购物中心变身“游乐场”“美术馆”,商业综合体的迭代升级在南京日新月异。(资料图)泱波 摄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购物中心已经进入了3.0时代。这里不再仅仅是一个购物场所,而是一个集文化、商业、科技于一体的综合体验空间,通过内容营销和消费体验,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引导未来的生活方式。”南京德基广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铁民分享了商业综合体迭代升级的经验。

  南京市商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南京共引入各类首店197家(城市及以上级别首店),首店数量和能级保持高水准。引进的品牌首店遍布南京全市商圈,既有新街口、夫子庙等传统商圈,也有元通、百家湖等新兴商圈。

  从逛大商场到City Walk,年轻人消费喜好的变化,让南京“街边店”的商业模式也有了全新呈现。宠物友好型餐厅、滑板元素的汉堡店……越来越多创业者在南京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成为各类特色小店的主理人。

  “我自己就养了两只可爱的小狗,通过在社交媒体的推广,不少人都喜爱带着宠物到我们这里聚会,不养宠物的客人也有了一个与宠物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南京小伙申善文创立的连锁品牌“强壮的土土”宠物友好餐厅,在当地已有三家店铺,“无论是带着宠物散步的街坊邻里,还是特意来打卡的外地游客,希望能让每一位来用餐的消费者感受到南京这座城市包容和友善的特质。”

  “鼓励创新和扶持本土品牌快速成长,成为从南京‘首发’的新生力量,同样是发展首发经济的重要课题。”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于2023年正式揭牌开启“首创金陵”专项行动,旨在扶持在地特色品牌的创新孵化,积极培育本土消费新势力品牌,助力打造一批示范性、创新性强的特色消费场景。

  据了解,下一步该市将积极出台发展首发经济的各类举措,聚焦促进消费场景创新的重点,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吸引更多人才和投资,推动新兴产业集聚,以点带面扩大首发经济辐射圈。(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新健康丨国产质子治疗系统让国际尖端技术造福中国患者

在河南郑州,位于金水区的油化厂创意园,由建于1952年的郑州油脂化学厂“原址原位”的老厂房改造升级而来。区别于昔日沉重破旧的工业风,如今的厂房聚焦“年轻力”,定义新潮流,成为市民生活休闲的综合性园区。“露营风+围炉煮茶”模式的主题餐厅、文化与潮流交织的市集庙会……“工业锈场”正成为激发群众消费热情的“生活秀场”。

长沙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成立

3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这是时隔近五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主持召开以“中部地区崛起”为主题的座谈会。

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全球农业粮食体系亟待转型

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快推进两支队伍在共同应对灾害事故方面的整合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有利于确保在灾害事故发生时能够形成战斗合力,在今后的森林草原事故处置中,根据灾情的变化和救援需求,及时灵活调整救援策略,保证救援行动的高效性和针对性。(完)

广西岑溪夏茶采收忙 “新茶勃发”助力乡村振兴

在村民熊成龙家,习近平仔细察看家居生活,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了解生产、孩子就业创业、家庭收入、养老医疗等情况。听说这些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有保障,习近平很高兴。他希望一家人继续努力,把生产、生活搞得更好,把孩子培养好,让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黑龙江:11项“办好一件事”公安事项上线运行

之前由于汾河水质一直处于劣Ⅴ类,汾河在庙前村入黄口显得与黄河“泾渭分明”。运城市生态环境局万荣分局副局长吴效奎告诉记者,原来入黄口处的汾河水有点发黑,黄河水颜色偏黄,黄黑相交处有一条明显的线,现在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分界线了。

相关资讯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人民观点)

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因此,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首先,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文化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人既是自然存在物,也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即是说“人是文化的存在”。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生存方式出发,认为人的实践是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人类自身美好生活世界的。因此,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文化是实现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现实条件。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追求进步、探寻本质的结果。其次,文化引领美好生活。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需要文化的方向引领和保驾护航。一方面,“两个巩固”有力抵制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为人民提供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方向指引和精神动力。最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热门资讯